夏雪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水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就推进农村水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近年来,我市以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为重点,狠抓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持续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2025年5月,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为59.5%,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全市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计616个,其中,沭阳县285个、泗阳县140个、泗洪县89个、宿城区70个、宿豫区32个,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0.7%。100吨及以上处理设施共计146个,其中第三方专业运维133个,比例达91%。在畜禽养殖污污染治理方面,制定印发《宿迁市畜禽粪污排查整治工作方案》。2024年全市整治提升畜禽养殖场户249家,进一步推动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建设,新增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能力20万吨。建立养殖场分级管理制度,按照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及运行管理情况实行差异化管理。持续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提升和查漏补缺,进一步推动尾水达标排放,2024年全市完成1.4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加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推动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督管合力,农业农村部门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对发现畜禽养殖场的环保违法违规线索及时移送生态环境部门依法查处。2024年全市累计立案查处畜禽养殖污染行为8起,共处罚436416元,有效打击污染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
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快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落实《节约用水条例》《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持续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控率提升。一是因地制宜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按照“一户、二户及多户”等分户(单户或联户)污水处理方式,“黑水”与“灰水”在经过预处理、合并微生物净化处理、厌氧深度处理等系列流程后,稳定达标排放的尾水进入周边的花园、果园,实现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消纳,降低污水治理成本。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考虑村庄常住人口数量及分布、污水实际产生量等,我市2025年计划新增4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排定8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并将其列入2025-2026年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计划,计划新建(扩容)2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三是推进农田退水治理。农业农村部门结合高标准农田规划布局,利用现有沟、渠、塘等,建设肥水收集池、生态调蓄塘及再利用设施,促进农田退水净化再利用。
二、建立污水治理设施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
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一是提高设施专业运维比例。目前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业化运维比例77.3%,其中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已实现整县制专业运维,宿城区预计今年内实现整县制专业运维。二是加强常态化现场摸排调研。按照《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工作指南(试行)》文件要求,严格遵循“三基本”原则,加大现场调研力度,摸清现状,及时发现问题,推动问题整改。三是积极探索农污处理设施新型运维模式。推动县区财政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领域,探索农村水费征收污水处理费、县区PPP治理等新模式,切实保障水体治理完成后运维资金多元投入。力争年底完成“整县制专业运维比例不低于90%,设施正常运行率不低于90%”的目标任务。
三、有效推进种养殖业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市坚持“治存量、遏增量”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助力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一是抓好种植业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组织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调研、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现场推进会、第三方核查等一系列活动,推动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深入开展。加强水环境敏感区域秸秆离田力度,拓展离田利用渠道,因地制宜发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二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提档升级,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模式。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示范推广水稻侧深施肥、麦玉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化施用等技术。在泗洪县、泗阳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协同推进种养协调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是推动农药使用减量化。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开展病虫草监测与防治信息调查,发布病虫情报。加强统防统治,动员组织植保社会化服务,以承包防治、代防代治等方式开展专业化防治。加强示范创建,创建省级绿色防控技术展示点、省级稻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展示点。四是优化养殖布局。推动小散养殖进区入园,已完成宿迁市小散养殖密集区的排查,形成宿迁市小散养殖密集区清单,包括宿城区龙河镇、陈集镇和沭阳县耿圩镇3个镇。宿城区和沭阳县已形成整县建设畜禽小散密集区粪污收集处理体系方案,持续推动因地制宜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四、开展农村河网体系的集中连片治理
我市积极推动农村水系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促进农村绿色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加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强化资源整合,健全农村现代水网,加快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累计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建设2381公里,2025年力争新增完成200公里。组织各县区编制2025年度农村生态河道实施方案,严格标准要求,确保完成省定“十四五”覆盖率45%的目标任务,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时,对“十四五”以来通过省级评估的农村生态河道开展“回头看”,排查存在问题,利用省级奖补资金、县级河道管护资金等进行整改提升,巩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成效。二是强化农村水体管护制度保障。为加强农村水体的管护,《宿迁市农村水体管护条例》已列入市人大2025年正式立法项目,由市水利局牵头起草,旨在通过立法手段,明确管理责任、细化治理标准、建立长效机制,以法治手段推动农村水体管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预计8月份报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12月份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三是创新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以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河”为牵引,优化巡河保障机制,加大河湖问题督办力度,强化河湖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幸福河湖380条,2025年度预计完成127条幸福河湖建设任务。
博彩网址导航
2025年6月16日